一、公務酒店組織結構的調整和再設計的原因
所謂酒店組織結構,是指酒店企業為了適應環境及其變化,有效地開展經營活動,達到組織目標而建立的內部權責配置和分工協作體系,是由一系列職位(或職務)所明確的正式的人際關系結構。
(一)影響組織結構的因素
組織結構是組織功能發揮的載體,合理的組織結構可以保障組織運行的效率和秩序。影響組織結構的因素,主要包括:
1.組織目標和經營戰略。不同的組織目標和經營戰略,決定組織的功能設計,由此形成不同的組織結構形式。戰略重點的改變,必然要求調整功能設計,并從而調整和創新組織結構。
2.環境。任何組織作為社會的一個單位,都存在于一定的環境中。構成組織外部環境的因素,包括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自然環境,以及社會需求結構、目標市場、業內競爭等,都對組織的目標和戰略選擇產生影響,也從而對組織的內部結構形式產生影響。
3.組織的技術。組織的活動需要利用一定的技術和反映一定的技術水平的物質手段來進行。技術以及技術設備的水平不僅影響組織活動的效果和效率,而且會影響組織活動的內容、方式、職能配置和職位設置。例如,信息處理的計算機化對組織的結構形式和人們的工作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
4.組織的規模。規模也是影響組織結構的因素。一個小型酒店的結構形態不可能與大型酒店的結構形態完全一樣。
5.組織所處的發展階段。組織的結構形態還受到組織所處的發展階段的影響。組織在其不同的發展階段(美國學者j. Thomas cannon 提出組織發展五階段理論,“五階段”為“創業”、“職能發展”、“分權”、“參謀激增”和“再集權階段”),要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組織結構形態。
進行公務酒店組織結構調整和再設計的主要原因,來自組織目標和經營戰略的調整,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
(二)組織目標和經營戰略的調整
我國目前的公務酒店大多經歷過機關內部賓館招待所的階段,當時的主要任務是保證完成本部門的接待服務任務,不講經濟核算,也不對社會開放。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使曾經只是作為單純的接待基地的公務酒店,必須走向社會,參與市場競爭,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只有市場才是企業生存和成長的真正的土壤。這種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的企業“市場化生存”的現實實踐和必然趨勢,事實上反映了酒店組織功能的變化,即酒店組織滿足社會需要和組織需要的屬性的變化。先前的賓館招待所要轉變為真正意義上的公務酒店,實現公務的理念、市場的運作,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優勢,必須對酒店的組織結構進行調整和再設計。
(三)傳統酒店組織結構與新環境的沖突
現代酒店業在我國雖然還處于發展階段,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行業平均利潤率日趨下降,加上在我國加入WTO以后,國際跨國酒店企業的紛紛進入,許多酒店企業已深感競爭的殘酷。如何爭取顧客、留住顧客,如何調動員工積極性和創造精神,在競爭中贏得優勢,成為我國酒店企業普遍面臨的課題,也從而要求優化組織結構,進一步提高組織效率。傳統的被稱之為職能式的組織結構由于存在縱向等級層次多、橫向各部門相互獨立所帶來的整體協調困難,以及權力過度集中,決策速度慢且科學化水平低,員工積極性不高,整體工作效率低下,服務質量難以保證等缺點,使變革傳統的組織結構形式已成為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