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級酒店,尤其是豪華酒店,在北京、上海、廣州等繁華城市中的數量越來越多。日趨飽和的市場中,它們的未來發展將走向何處?以城市休閑綜合體,或稱為城市復合體為載體的五星級酒店將更容易被商旅客人或休閑度假者接受。”
5月15日,當中國旅游研究院副院長戴斌教授對記者說出這番話時,身后正是“第六屆中國酒店金枕頭獎”的頒獎現場。面對那一長串“最佳新開業酒店獎“的候選名單,他顯得若有所思。
和戴斌教授一樣,萬達酒店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峰也認同了豪華酒店以城市復合體為載體的發展趨勢。他將這種集酒店、購物中心、娛樂中心、公共館場等各種功能性于一身的建筑群,簡稱為HOPSCA:H是hotel或house的縮寫,代表酒店或高檔住宅;O是office的縮寫,代表商務寫字樓;而P則是park或parking的首字母,代表著公園或停車位;S則代表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或學校“School”;C是娛樂中心、豪華影院Cinema的縮寫;A則是公寓apartment的首字母。
“言簡意賅的說,當商旅客人或前來進行短期度假的客人進入HOPSCA后,他將在這里找到所有他需要的場所。”沈峰說“更重要的是,他能便利地在此體驗當地的生活。例如,步行兩三分鐘便能和業務洽談對象在當地人最喜歡的酒吧看演出,或者,陪家人在酒店樓下的小公園里聊天散步。”
出差度假,生活在異地
“去巴黎的塞納左岸住上幾天,在老區的小書店淘舊書,和朋友在露天咖啡館曬太陽,晚上去看看巴黎人熱衷的先鋒演出——這樣的度假方式和內容早已取代了‘去埃菲爾鐵塔觀光’式走馬觀花的旅行。”在戴斌教授看來,“去異地生活一段時間”是當下旅游者更熱衷的生活方式。
在這種背景下,城市綜合體中的高端酒店便應運而生。戴斌說:“‘生活在異地、體驗當地人生活’這種旅行方式將催生新型的酒店與之相適應。過去,在那種‘早上從酒店出發去旅游勝地,晚上趕回酒店休息’的旅游方式中誕生的酒店,將旅游者的體驗與當地生活割裂開來,這已經不能滿足新的旅行者或度假人的需求了。他們更希望能成為當地生活中的一部分,切身體驗當地民俗和文化,擁有在異地的生活經驗和記憶。”
不僅是度假旅游者對“到此一游”式的旅行方式不滿,商務精英也不再對單體的商務酒店或五星級酒店趨之若鶩。
“過去開設的許多都市商務酒店和豪華酒店都是一個單體。出差的商務人士時間緊湊。他們不希望在去商務洽談的途中被堵在路上,也不希望需要打車半個多小時才能和朋友在有特色的酒吧里會面。”沈峰認為,“住在HOPSCA中的酒店,他們不用擔心出行時間問題,工作、娛樂都很方便。無疑,在大都會中,這種體態的高端酒店,將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