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孫堅(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會長、世界酒店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如家酒店集團CEO)
投資的咨詢方給我們的建議是:應理性,前期要考慮資源儲備,未來發展方向等問題;控制投資成本,避免造成投資巨大而賣價低廉。酒店的投資源于對商業模型的清晰闡述和實現的過程。如果非常了解自己的市場定位和市場需求,就能更好地設計出滿足這個市場的產品,達到可以實現最好投資回報的賣價。同時,我們應關注酒店生命周期的投資。酒店是一個持續投資的項目,酒店業有“常用常新”的概念,在其整個生命周期當中,需要考慮如何維護酒店硬件,提高軟件服務,提供最好品質,從而在整個生命周期當中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
接下去請華美酒店顧問高級副總裁王卉陽女士跟我們分享,在他們做的眾多酒店咨詢管理當中,現在國內酒店行業投資者和運營商之間遇到的常見問題?未來如何更好地在前期避免這些問題?
王卉陽(華美酒店顧問高級副總裁)
其次,在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里,我們面臨的第二個痛苦就是,中國專業、單純的酒店投資者非常少。現在的情況是,絕大部分酒店投資者都是地產投資者,即商業地產、旅游地產等投資者。他們在進行投資的時候,不只是在投資一個酒店,對于他們來說,酒店本身是一個很好地提升地產價值的工具,在利潤綜合評估時,會把酒店作為一種工具、一種犧牲,來換取更大的利益。但是就酒店投資者來說,要面對的是市場;即使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專業投資機構的咨詢者而言,我們必須面對的也是市場。但是如果你真正面對市場,你就會發現市場對酒店的支撐力度遠遠不夠。在這種情況下誰來妥協?怎么妥協?怎么協調這個平衡?針對這種情況,做投資分析時會具體考慮,如既滿足開發商整體、綜合的利益,同時又最小限度地減小投資者在未來經營上可能面對的難題與困難。酒店投資前期包括功能設置、酒店規模、酒店檔次等都會有具體的考慮。
另一方面,我們發現,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區域間的經濟差別非常小,但中國區域差別非常大。如北京、上海這些一線城市,因房價水平和出租率水平,酒店的業績表現好一些。可是一些二、三線城市的房價水平難以達到國際品牌房價的基本進入水準。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酒店的各個功能塊有一個配比。比如說客房收益最高、運營成本最低,而餐飲成本較高、利潤率較低、維護成本也較大,這就形成了一個矛盾。再比如,二、三、四線城市的外來商務交流較少,客房需求量少,可是餐飲消費非常驚人,這時,投資者還是要設置一些規模較大的餐飲。作為酒店品牌管理公司來說,經營餐飲或夜總會這些配套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礙或者困難,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解決的辦法。我們驚喜地發現,現在一些好品牌到了二、三線城市后,做了一些變通,投資者也相應地做出變通。例如,在經營的過程中采取品牌合作的方式,將部分區域如夜總會等,交給具有本地資源的公司去經營,獲取租金的收益,這對投資者而言也是一種較好的選擇。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候,我們必須面對現實來進行投資策略的調整,增強靈活性。這個靈活性,反映在前期的決策階段。在決策時,要對酒店未來的經營業績,未來的市場狀況有一個清晰的把握。如果是一個綜合項目,還要平衡綜合項目的收益。此外,在籌建期階段和籌建期尋求合作的階段,包括同管理公司和其他專業公司的合作中,可能考慮到,管理活動談判的過程中或者是管理公司品牌選擇的過程中,你要做出哪些選擇?我們通常說,最好的并不一定是最適合你的。我們建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管理公司。再者,在開業籌備等階段,包括采購等,有很多要控制的地方。還有,就是開業之后的資產管理,如何讓資產進行保值增值?從保值增值的角度來說,我個人認為不管進行怎樣的資本運作,酒店最核心的內容仍然是酒店經營的業績,未來即使將酒店資產進行處置、重組、外包或是銷售,經營業績、現金流的狀況仍然是體現資產價值的一個核心部分,所以經營的業績非常重要。
主持人:孫堅(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會長、世界酒店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如家酒店集團CEO)
王總給我們闡述了從酒店投資到酒店經營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王總提出的煩惱是中國式的機會與中國式的困惑。今天中國市場發展得很快,給我們帶來很多機會,但確實也有很多不穩定性因素。西方已有的成熟的模型中有一些技術與方法或許在中國的一段時間會很實用,但還需要不斷地去改良,提高。剛才還提到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問題,這也體現出我們的發展模式,為什么我們的生命周期短?因為我們機會很多。相對而言,成熟度還不夠高。但對投資者來說,穩定度越好,預計性會越準確。我們面臨著高速發展的社會,機會與困惑同時存在,這要求我們對待投資時更理性、更靈活,具備可持續性。如果我們能夠從戰略層面上更加準確、更加理性地去判斷未來的市場,更靈活地去尋找運營的手段和方法,并找到酒店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點或是資本投資最關鍵的增長點。
在酒店持續的發展和經營中還有不可或缺的一塊——人才,我們請最佳東方首席運營官羅欽從酒店的人才角度給我們分析,在酒店的經營當中,在酒店的發展當中,在酒店的增值方面,人力資源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
首先我想從行業的媒體平臺的角度來看看中國酒店業近期以來整個投資發展的現象和趨勢。第一,整個酒店行業的投資非常迅猛。非傳統行業的投資者大肆進入酒店行業。邁點新聞中心有一組統計數據表明,到2010年,北京地區整個投資總量會比2008年增長23%,上海整個投資總量比2008年增長51%。第二,投資的熱點。東部地區一直是傳統的投資熱點,現在也依然是。這兩天嘉賓都談到在投資當中可能有過熱的現象。但是不是真的投資過熱呢?這個很難說。海航集團近期在市場有大手筆收購及資產重組的計劃。只要有市場就有這種行為出現,我想這說明市場并不過熱,但可能最終會有一部分企業退市,退出這個游戲。第三,中西部地區酒店行業的投資在轉向。我們都知道,中西部地區一直在招商引資。政府的需求從純粹的接待轉向為追求地方性房產的增值以及物產的增值。這可能是最大的功能轉變,也就是業內經常提到的“地產加酒店”的模式。很多管理公司,特別是國內很多管理集團進駐這些地區可能是為了配合地方政策在地產利益上的需求。第四,從純粹地追求地產的增值為重心逐步轉向為追求資本市場的需求。現在有些業主不僅追求物產的增值,在未來,可能需要通過資產的重組及品牌的塑造在資本市場上進行轉向,追求資本市場的最大化。酒店行業當中很多集團在做這方面的準備。未來,可能從純粹的資產資本化轉向為平臺資本化。國內很多的管理公司及管理集團也應該朝這個方向發展,即輸出品牌,追求品牌的資本化。
羅欽(最佳東方首席運營官)
現在談談人才方面。這幾年,非傳統酒店行業的人士越來越多地進入了酒店行業,給整個酒店行業帶來很多新的東西,促使酒店從觀念、投資、運營、創新等方面進行很大的轉變。這在酒店管理集團中,包括在很多單體酒店中都會出現,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作為酒店的傳統行業來說,思路、眼界以及運作模式,都需要沖擊,需要改變。剛才主持人提到酒店行業的人才如何為酒店帶來新的沖擊,我想酒店最需要的是綜合型、復合型的人才。在目前的中國酒店中,投資型的管理人員相當欠缺,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向其他的行業學習,我們應努力把更多優秀的人才引進到酒店這個行業中來。
主持人:孫堅(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會長、世界酒店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如家酒店集團CEO)
與會嘉賓從運營、咨詢、規劃、人力資源角度同我們分享了酒店行業經營管理以及未來增值的機會。中國酒店業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但是我們也不否認中國整體酒店業仍面臨巨大的困難和挑戰;我們酒店發展的潛力很大,但并不說明每個投資者或者感性的投資者都能最終獲得這種機會;雖然我們的市場容量很大,但是我們缺乏真正的品牌,缺乏懂得管理,能夠規模化、集約化進行整合的大平臺。一個行業要實現振興,就必須要創新。在傳統的酒店理念之上,把好的做得更好,尋找真正使這個行業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從品牌、規模、整合化程度做得更加出色的東西。
希望所有的與會者和中國酒店業所有的從業者、投資者保持清醒的頭腦,在新經濟時代,看到我們未來的美好,用創新的意識去發展,以更多的方法、理念來武裝中國的酒店業,引進更多科學的、其他行業已經證明成功的更好的方法和平臺。這樣,中國酒店業一定會有更大的希望。
(根據首屆世界酒店聯盟大會演講錄音整理而成)
在中國做一名酒店專業投資顧問是痛苦的。因為在一個成熟的經濟社會里,酒店投資應該說是一個程序性很強,而且相對來說是比較理性、有據可循的程序過程。但在中國,我們常用的規律或者是常規的思維模式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可能在市場面前發生部分改變或者調整。我們在給一些度假酒店投資做咨詢的時候,首先,要考慮一個旅游度假地的生命周期。新西蘭或者其他一些發達的經濟社會,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可能長達12年、15年甚至17年。但在中國,包括亞龍灣、千島湖區等經濟比較發達區域的旅游度假區,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基本在7年到8年左右。面對此數字,我們在做投資決策的時候,可能就要對常規的依據進行一些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