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龍正名 龍不是Dragon
在這次奧運會里,中國在吉祥物,以及其它文化符號上都沒有表現(xiàn)出龍的元素。在這個方面,中國失去了民族文化獨立性,完全被外文化所支配。很多人都知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可是,有誰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呢?如果我們還是把“龍”翻譯為“Dragon”,那這絕對不是民族的,因為這本身都不符合東西文化中龍的發(fā)展先后歷史。不了解自己,不了解世界,就沒有發(fā)言權。“知己知彼”永遠都是王者之道。
《圣經(jīng)》的發(fā)展史才有2000多年,而中國的龍文化已經(jīng)有5000多年的歷史。因此,“Dragon”的意思只能是圣經(jīng)里面的“兇惡的動物”,而不是中國的“龍”。我們中國應該有自己的自主文化話語權。雖然現(xiàn)在部分學者認為“龍”的英文拼寫是“Loong”,但是崔新志提議說:“中國的龍我建議用龍的全拼‘Long’(英文意思:長)來表示,這樣既符合中國的悠久文化,也易于與外國的文化分開。”
上下數(shù)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淀。龍成了中國的象征、中華民族的象征、中國文化的象征。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lián)的情感。
崔新志告訴我們說:“龍沒有雌與雄之分,每個中國人都是中國龍。”龍在中國是一個圖騰,是一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