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后,西方酒店經營思想的演變是隨著人口、生活方式、經濟發展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的。20世紀70年代,隨著大眾營銷時代的到來,由福特公司最先采用并證明有效的標準化概念在各行各業廣泛運用開來。酒店業也同樣發現標準化的客房具有易于維護和易于復制的優點,它能使酒店集團通過連鎖化經營獲得規模經濟,因此,標準化的酒店產品和服務成為當時酒店業流行的做法。顧客也愿意接受標準化的概念。到了20世紀80年代,西方酒店市場供過于求,物有所值成為顧客選擇酒店的主要依據,酒店經營者開始從其他產業借鑒先進的管理方法。而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西方顧客的需求出現了多樣化的趨勢。為了滿足顧客不同的需要,一些酒店運用了流程再造的思想重新設計了酒店的組織結構,同時以補缺營銷取代了大眾營銷,即酒店更為專注于某個或者某些十分狹小的細分市場,關注個人服務,讓顧客在酒店產品的設計與傳遞中扮演積極的角色,創造獨特的消費經歷。
精品小酒店是西方酒店市場中一類較為特殊的酒店產品,它是一個典型的市場補缺者,其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態勢值得關注。本文就試圖通過分析精品小酒店在西方的成功經驗來說明酒店業運作中的一些值得借鑒的做法和經營理念。
1、何謂精品小酒店
如前所述,隨著時間的推移,西方酒店顧客厭倦了毫無特性的標準化酒店產品,而愿意為差異化的酒店產品支付較高的價格。為了抓住這個高端的補缺市場,有些小酒店以獨特的產品進入了這個市場。這些小酒店具有獨特的風格和個性,提供高度的個人關注,滿足了具有獵奇心理的顧客需求。后來,人們就將這些酒店稱為“精品小酒店”。
精品小酒店的概念是相對隸屬于大型酒店集團的酒店來說的,其目的在于營造獨特的氛圍,為顧客創造特殊的消費經歷。與酒店集團的高檔產品相比,精品小酒店最為關鍵的競爭優勢體現在文化上,概括起來有以下方面:
首先,精品小酒店有明確的主題。由于許多精品小酒店是由舊有的歷史建筑物改造而來的,因而其建筑設計反映了當地的風情和特殊的主題,如圖書館主題,日式家居主題,歐式建筑主題等等。
第二,精品小酒店都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這種個性是通過其特殊的風格和別致的裝飾體現出來的。精品小酒店的個性可概括為五個方面:年輕、不受拘束、時髦、冒險和別致,其酒店的所有設計都是為表現酒店個****務的。
第三,氛圍是所有精品小酒店的重要構成要素。如果將“氛圍”理解為有形的設施和無形的構成特殊酒店經歷的要素的總和,那么“氛圍”或許是精品小酒店區別于其他類型的酒店的最重要因素。“氛圍”包括裝飾、環境、情調、個性化服務,管理和服務人員的態度,以及所有創造真實的親密關系的要素。
2、精品小酒店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目前,精品小酒店只在酒店市場中占據極小的份額,全美國每天平均開房數量在250萬左右,而這其中只有1.5萬個客房是由精品小酒店提供的。盡管市場份額是小的,然而精品小酒店的增長卻是迅速的。與酒店集團的豪華產品相比,精品小酒店無需支付昂貴的品牌使用費,因此精品小酒店在成本上占有優勢。這一優勢的存在為進入高市場進入壁壘的地區創造了條件。
由于產品差異性的存在,精品小酒店表現出了良好的經營業績。與傳統酒店相比,精品小酒店平均每間客房的成本相差無幾,但是可使用客房的平均收益卻要比常規的酒店高出15—20%。開房率通常高于酒店業平均水平。
精品小酒店的經營理念影響了大型酒店集團。隨著時間的推移,多個大型的酒店集團有可能借鑒和運用精品小酒店的概念。然而,大多數精品小酒店的業主和經營者并不擔心大型酒店集團會把他們擠出市場,因為他們認為真正的精品小酒店從概念的本質上來看就應該是獨一無二的;真正的創新并不是在大型酒店中產生的,而是源于獨立的單體酒店;精品小酒店的秘訣在于創造不能被競爭對手迅速模仿的東西,而酒店集團的運作是建立在重復生產的基礎上的。
3、精品小酒店的成功因素分析
隨著各地區經濟的發展,高級酒店在硬件上無疑是趨于雷同,因此競爭優勢需要通過軟件水平來體現,如品牌、個性和服務等。在顧客看來,或許各種硬件只是保健因素,而服務水平,好客的程度,文化氛圍,特殊的經歷這些或許就成為激勵因素了,這些因素的差異可能就會給顧客的感受造成顯著的影響。精品小酒店無疑是在確保高質量硬件的條件下,著重強調了特殊的氛圍、服務和經歷。因此,精品小酒店的經營模式是值得稱道的。以下幾點是對精品小酒店成功因素的初步分析。
第一,運用成功的競爭戰略。
邁克爾·波特的研究表明,在很多產業中,企業的利潤率與其市場占有率之間存在著一種u型的關系。這一關系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小企業可以以目標集聚戰略或者產品差異戰略與以成本領先為主的大企業一樣獲得高回報率。因此,盡管精品小酒店的市場份額很小,但是由于其采用了有別于大型酒店集團的戰略,因而存在其生存的空間。
第二,注重品牌形象的建設。
酒店品牌是一種典型的服務品牌。服務品牌由于沒有實體產品作為品牌的載體,顧客對服務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品牌。因此,服務品牌必須體現服務的特性。精品小酒店品牌的作用不只是為顧客提供產品和服務的預期,減少購買的風險。更為重要的是,由于精品小酒店具有與某些高檔奢侈消費品相似的特點,例如人們開寶馬車不只是作為代步的工具,而主要是為了表達自己年輕和奔放的個性,因此,精品小酒店的品牌形象事實上體現了顧客的形象,顧客入住精品小酒店就是要將自己與酒店特定的品牌形象聯系起來,為自己的偏好做出說明。從這個意義上說,創建品牌形象也是精品小酒店成功的一個關鍵環節。
第三,提供完全個性化服務。
在這個網絡定制的時代,個性化產品就意味著受歡迎,而受歡迎就意味著利潤。個性化服務在程度上是有差別的,大體上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即非個性化,零點個性化,資源約束的個性化和完全個性化。而精品小酒店提供的是完全個性化的服務。在精品小酒店里,顧客能得到特別的關注。顧客的名字無人不知,酒店的員工了解顧客的口味和偏好,真正做到了“了解顧客之需,了解顧客需要的時機,和了解顧客需要的程度”。而這三個“了解”是偉大服務和優質服務的區別,精品小酒店的目標就是偉大的服務。
第四,重視口傳營銷的作用。
精品小酒店在營銷上的投入是非常有限的,在更多的時候它奉行的是“最好的營銷就是沒有營銷”的原則。口傳營銷是精品小酒店最佳的營銷工具,精品小酒店將大量的資源投入到培訓上,以優質的服務培育忠誠的顧客,而忠誠的顧客不但自己成為?停矣纸o酒店帶來了新的客源。這種良性循環是精品小酒店取得良好業績的緣由。精品小酒店的顧客關系拓展主要是依靠滿意顧客的口碑宣傳進行的,它是一種典型的口傳營銷。
第五,運用補缺營銷策略。
補缺是細分市場的再細分,是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市場的狹縫。補缺營銷也就是指通過對細分市場的再次或多次細分,確定一組特定利益需求的少數消費者,并通過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滿足其需求。精品小酒店的經營和營銷正是采用了這種補缺營銷的思想,了解補缺市場的顧客需求,并以顧客的需求為基準,而不僅僅以顧客的需求為導向,為顧客創造了附加值,從而為企業帶來了高額的利潤。
第六,發揮“外包”的作用。
“外包”是指企業整合利用其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資源,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發揮自身核心競爭力和增強企業對環境的迅速應變能力的一種管理模式。企業在內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為取得更大的競爭優勢,僅保留其最具競爭優勢的功能,而把其他功能借助于整合,利用外部最優秀的資源予以實現是十分必要的。企業內部最具競爭力的資源和外部最優秀資源的結合,能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使企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有資源的效率,獲得競爭優勢,提高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4 、總結
總之,精品小酒店不僅傳承了西方酒店經營思想的精髓,而且又進一步引入了管理學和營銷學的新思想,如補缺營銷和外包戰略,運用了正確的競爭戰略,其經營模式順應了21世紀個性化消費的潮流,因此精品小酒店的成功有其必然性,而形成這種必然性的成功因素也是值得其他類型的酒店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