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者生存。很多職業經理人沒有經受住嚴峻的市場考驗,突然“死亡”,有自動離職的,有被動請辭的。但也有些職業經理人成為市場大潮中的“黑馬”,迅速成為企業舉足輕重的“風云人物”。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正如我們在上期調查中指出的,環境越是惡劣,職業經理人作為人力“資源”的重要性越明顯。那么,“痛并快樂著”的酒店職業經理人生存狀態到底如何呢?他們對目前的狀態滿意嗎?他們在思考什么?他們在關注什么?
帶著這樣的話題,邁點網通過網絡調查、電話訪問等多種形式進行了一次關于酒店職業經理人的調查,得到了689位酒店職業經理人的積極響應,統計總結出當前關于職業經理人的幾種生存狀態。
生存狀態1:“滿意”還是“不滿意”?
生存狀態2:“跳”還是“不跳”?
生存狀態3:您最想要什么樣的“槽”?
從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61.95%的酒店經理人對自己目前的職業狀態不滿,63.76%的酒店經理人處于隨時離職的邊緣,一旦有好的“橄欖枝”伸出,便會毫不猶豫地“奮力一跳”。事實上,不少酒店經理人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工作總是干不了多久,短則三五月,長則一年半載,不是被辭退,就是主動辭職不干,而原因大都大同小異:老板不懂、不信任、不放權、干預太多……
有業內人士指出,導致這種現象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其一是業主缺乏對職業經理人的全面了解。大部分業主不具備選聘高管的專業能力,且用人心切、急于求成,面試審查也只是走走過場,很難對職業經理人進行全面了解。其二,職業經理人缺乏對自己綜合能力的認知不夠。面對雇主的盛情和高薪,職業經理人往往雄心勃勃,對任職環境尚未了解透徹就盲目應戰,往往欲速不達,很難長久。歸根結底,還是業主與職業經理人彼此缺乏充分的了解,再加上溝通不暢,急于求成。
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依靠業主和職業經理人之間的共同努力。首先,業主要界定清楚自己的需求,并把選聘的前期專業能力考察和篩選工作交給專業人士去做,盡可能全面地了解候選人的整體情況,從而選擇最適合本企業發展的職業經理人。而在經理人任職過程中,業主在給予經理人合適的權利范圍和信任度的同時,更應該給予經理人一定的時間和充分的支持,畢竟職業經理人不是魔術師,管理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的。而職業經理人也應該調整心態擺正位置,必須明白,任何一個投資者追求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學會從業主的角度看待問題,從而能夠順利達成與業主之間的有效溝通。同時,職業經理人也要加強自身的學習,學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管理理念,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下企業發展的需要。“換公司”“換崗位”也許在短期內會改善暫時的環境,但更多的還是需要職業經理人不斷總結、不斷學習,進行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