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京(世界旅游組織亞太部主任)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shared three thoughts with readers. The first thought is about the crisis. The author said, we really faced perilous situation currently and the biggest challenge in 50 years. The challenge is financial, economical and biological. But we hadn’t been stricken down by the crisis, not being collapsed as the famous economist Lang Xianping said in 2008. The second meaning is about the tourism.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crisis, what should tourism industry do to handle the situation? We should admit that, the tourism, especially 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long journey tourism has been seriously damaged in this crisis. The third meaning 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isis and the getting boost tourism.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the author emphasized, in the global popular green economy, the tourism can bring positive effect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armony society.
今天,我想利用這短暫的5分鐘傳達一點信息,供大家參考。
第一層意思是關于危機。我記得2008年也是在同樣的框架之下,郎咸平教授說要垮下,即經濟要垮下,商業要垮下,金融也要垮下。應該承認,目前我們的確危機重重,面臨50年來最大的挑戰,這挑戰既是金融的、經濟的,也是生態的。2008年是日本50年來財政收入最少的一年。應該說,危機對世界的挑戰十分嚴峻。對此,我們會問:為什么突然之間,既有金融的危機,又有經濟的危機,還有生態的危機,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爆發。我個人感到,所有這些危機都可以歸結到一點,即人類到底應該有怎樣的發展模式?人類是不是應該把GDP的增長做到極點?人類是不是應該把自然資源用盡?實際上,大自然已在健康問題上向我們發出警示。所以,我的第一層意思是關于危機。盡管危機重重,可是我們并沒有躺下,并沒有同著名的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2008年所說的那樣“垮下”。
第二層意思是關于旅游。處于這樣的危機中,旅游業究竟如何?應該承認,旅游業尤其是國際旅游、長線旅游業受到重創。這組重創可通過一組數據加以表明,2008年1-8月份,國際旅游的入境人數呈現負增長,達到負7%。亞洲略好,亞太地區為負5%。如果說能看到危機當中一點曙光的話,那就是旅游業,尤其是東北亞地區的旅游業,這種曙光體現為有些回暖。2008年孫堅在大會上講到,旅游業的嚴冬即將過去。數據表明,2009年8月份,東北亞地區不僅沒出現負增長,且達到正3.5%以上。但由于2009年前面幾個季度的負增長幅度較大,因此整個2009年仍然呈現出罕見的國際旅游業的負增長。
我想同大家分享的第三層意思是,一方面我們有危機,另一方面我們還有略為回暖的旅游業,這兩者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也許大家會說,這是老生常談。但我仍要強調,在整個危機中,旅游業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減震器,它仍然能夠拯救目前的世界經濟危機。不管是奧巴馬,還是世界各個主要發達國家的領導人,其經濟刺激方案的資金基本都流向銀行等金融業,也流向汽車業、石油業。試問一下,有沒有人想過,旅游業是不是也應該作為刺激方案中的核心部分?試想一下,假如我們把旅游業當中的基本東西翻給世人看,實際上,旅游業是危機中能夠真正把財富從富國轉移到窮國的一個最好的行業,且這種財富轉移不是一種強迫,而是通過業界人士把它令人信服地轉移。因此,我想分享的第三層意思就是,世界旅游業一定能夠在世界的經濟和金融危機中繼續發揮其應該發揮的作用。
最后,我個人認為,在目前全球提出的所謂綠色經濟當中,旅游業一定能起到帶頭作用,旅游業一定能完成向和諧社會發展的重要角色。(根據首屆世界酒店聯盟大會演講錄音整理而成)